部门:美高梅mgm7991官方网站中文网 日期:2024-04-23 10:27:12 访问次数:10次
近日,《浙大教育学刊》第1辑已由商务印书馆正式出版。第1辑刊发了17篇文章,涉及“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学学科建设”“高等教育”“教育治理与教育评价”“道德教育”“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国际与比较教育”等8个主题。
《浙大教育学刊》是由美高梅mgm7991官方网站主办的综合性学术集刊(每半年一辑),坚持面向学术前沿、政策前沿、实践前沿,聚焦重大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倡导交叉研究,鼓励学术争鸣,服务教育学科建设,促进教育改革发展的办刊方针。旨在传承学术思想,鼓励新的学术研究范式,反映和介绍国内外教育研究最新学术成果,为我国教育科学研究提供高水平、跨学科交流平台,促进教育科学繁荣发展。
《浙大教育学刊》第1辑论文摘要
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
论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及其话语体系
作者:冯建军(南京师范大学教师美高梅mgm7991官方网站院长,教授)
摘要: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和“教育学话语体系”的复合概念。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不同于马克思主义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是其思想灵魂。教育学话语体系突出教育学的学科立场,是教育学的概念、范畴、命题的系统化表达。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教育学话语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其指导思想,教育学话语是其载体。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话语应与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实践相结合,与中国教育思想传统相结合,合理吸收西方教育学的理论资源,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教育学话语体系。
论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路径
作者:侯怀银(山西大学中国社会教育研究院院长,教授);王钰捷(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摘要:建构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既是中国教育学发展的时代使命,又是教育学本土建构的学术努力。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路径,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在借鉴与融合西方教育学和其他学科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实现教育学原创性知识生产,即注重内部自洽与外部汇通、学科交叉与科际整合;二是立足中国教育实践,促进教育学领域“知行合一”,既增强对中国教育实践的体认,又着力于生产符合中国教育发展前沿的知识;三是兼顾本土化与国际化,兼容特殊性与普适性知识,即注重深度耕耘教育知识史上的已有成果,以及提炼人类教育发展的一般性教育知识;四是发挥不同主体的作用,以产出持续性原创知识,即加大国家政策的扶持力度,形成富有引领性的教育学派,发挥学术组织主力军的作用。
建构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逻辑起点、基本逻辑与方法论
作者:高伟(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师美高梅mgm7991官方网站院长,教授);王晓晓(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博士研究生)
摘要:建构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首先要考虑逻辑起点问题。一般意义上,该问题存在两个逻辑起点:一是“中国—教育学”,即基于中国本土的实践问题对西方教育学知识进行创造性转化;二是“中国教育—学”,即在中国本土的文化传统中找寻教育价值,从中国本土的教育实践和教育问题出发,创建“中国教育”之学问,建构中国教育学的内生逻辑。以明确的逻辑起点建构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需要进一步探究其基本逻辑:一是在“事实—价值”维度,将教育事实的明证性与价值的明证性统一起来;二是在“逻辑—表达”维度,形成自洽、它洽、融洽的知识体系。建构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关键在于方法论,其或可分为比较方法论、观念史方法论和系统方法论。
教育基本理论
“立德树人”的逻辑蕴意解析
作者:王洪才(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
摘要:立德树人不仅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而且是衡量学校办学成效的根本标准。但关于立德树人的内涵尚未完全明晰,亟待厘清,否则将妨碍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和办学成效的提升。立德树人包含三重基本含义:一是立德主体与立德客体的关系,二是树人目标与树人手段的关系,三是立德过程与树人效果的关系。科学揭示这三对关系,有助于深入认识立德树人的蕴意,克服立德树人所遭遇的现实阻力,从而为深化立德树人效果、把立德树人作为衡量办学成效的根本标准提供理论指引。
中华文化中“教育”和“培养”的现代复兴——基于文化交融视角的考察
作者:郝文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摘要:自“教”“育”两字首次出现在甲骨文中,至今已有三千多年。虽然《孟子》中有“教育”一词,但它在中国古代其他教育名著中极为罕见,其普遍使用是在进入20世纪之后。“培养”也蕴含在中华古老文化中,但以“培养”来界定教育,则发端于20世纪后期。“学习”是教育和培养的基础和目标,中华文化中的“师范”,也以“学”为基础,其通过现代复兴才获得了现代意义,并在世界文化交融中转变为“教师教育”。
教育学学科建设
一个学科与其专业组织共同发展的轨迹——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三十年发展历程
作者:阎光才(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
摘要:2023年是高等教育学纳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的学科目录40周年,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创立30周年。30年来,专委会一直倡导和持续关注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和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其间发生的研究主题转向,虽然带来了理论研究弱化、研究议题弥散等问题,但也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空前繁荣。推进学科建设是专委会的责任与使命,必须追随和牢记老一代学者的学科使命感,坚持学科自信与理论自信,以有深度的理论研究与体系建构,将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化或再学科化推入新阶段。
论教育学本科专业的兴废
作者:王建华(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授)
摘要:作为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基础,教育学本科专业的高质量发展是建设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根基,不能因为中等师范学校的消失而质疑或否认教育学本科专业设置的合理性。教育学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随教育学的学科发展而不断更新。在着力建设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当下,教育学不能再局限于师资培养之学,而应致力于人的生长与发展、形成与塑造。从学科发展大局出发,教育学本科专业需要改变对师范专业的依附,超越将教育学视为师资培养之学的局限,明确其作为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性专业的定位,一方面致力于为中国特色教育学科的发展培养后续人才,另一方面为促进人类发展而普及和传播教育学素养。
高等教育
高校教师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历史考察与国际比较
作者:黄福涛(日本广岛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开发中心教授)
摘要:通过国际视野、历史回顾、联系类型和关联模式等多个维度,本文深入研究了高校教师教学与科研之关系的复杂性。主要发现如下:首先,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并非二元对立,而是多样复杂的。不同国家、高校、学科领域和教师个体都呈现出多种关联模式。其次,不同国家在高校教师教学与科研关系上所呈现的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反映了其内在关联的多元性。再次,提出了教学与科研之间四种联系类型,同时深入分析了不同关联模式的复杂性。最后,研究认为,高校教师教学与科研关系及其变化取决于国家、高校、学科和个体特征的综合作用,不存在通用的关联模式。
“双循环”视域下西部高等教育发展格局的时代诉求与行动路径
作者:祁占勇(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杜越(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
摘要:“双循环”是新时代国家应对国内外复杂形势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西部高等教育应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保障“双循环”机制对区域要素供给、服务区域建设、攻坚创新内核和教育国际交流的新需求。当前,西部高等教育发展还不能很好适应“双循环”的要求,存在着自主能动性低下、人才层次单薄且储能不足、市场供需错位、科研成果与产出利用低效、教育国际化内引外输能力有限等问题。在新发展势态下,西部高等教育应充分开发区位潜力,建立精密灵活的要素生产机制以提升供应链质量,构建扎根西部的自主循环体系以融入区域生态链,打造合纵连横的区域发展网格以稠密国内循环,搭建双向融通的内引外联机制以助推国际合作,由点到面构建西部高等教育新发展格局。
教育治理与教育评价
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研究的主题图景与未来愿景
作者:朱德全(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教授);王志远(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
摘要:在加快教育现代化,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布局下,学界聚焦教育评价改革相关问题展开了系列研究,形成了我国教育评价改革研究的主题图景。其中,本质论研究观照教育评价的本质特性;价值论研究回溯目标导向下现代教育评价的重心移动;方法论研究呈现现代教育评价的经典模式;认识论研究阐释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系统变革;实践论研究指明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实现路径。明晰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研究的主题图景,能够为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提供思想启发。展望未来,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研究应持续进行理论深化,注重价值理性、强化专业自觉、凸显本土特色,彰显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研究的逻辑理性。
论教育与国家治理的关系
作者:宣勇(浙江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教育治理研究中心教授);伍宸(宁波大学教师美高梅mgm7991官方网站学术副院长,教授)
摘要:教育与国家治理的关系蕴含着丰富的理论内涵。本文基于国家有效治理的核心要素,从治理的理念、体系、制度和能力等方面,建立了教育与国家治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中国实践和国际视野来看,教育通过传播国家治理理念、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和国家治理制度创新,以及选拔和培养国家治理人才等方式与国家治理发生关系。新时期要积极拓展国家有效治理的教育视角,充分认识教育在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
道德教育
偶像榜样化,榜样偶像化?——对偶像时代榜样与榜样教育危机的思考
作者:高德胜(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
摘要:当下是偶像盛行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榜样与榜样教育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以偶像拯救榜样就成了一种选择。榜样具有自己的传统与本性,包括道德优秀、纯粹利他、对他人道德自主的尊重等;偶像具有神化自身、追求精神与物质利益、需要他人崇拜等特征,榜样与之格格不入。目前,因对偶像和榜样的错误理解而产生的“偶像榜样化”和“榜样偶像化”想法,是根本行不通的。偶像拯救不了榜样,榜样也无须偶像拯救;回归榜样的本性,榜样教育依然可以富有生命力。
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
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的路径优化
作者:陈时见(西南大学教师美高梅mgm7991官方网站教授);杨盼(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
摘要:生态文明教育是促进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共生的重要支柱,是培养现代文明人生存与发展的必备素养,以及维系生态平衡的关键保障。从关键要素来看,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推进源于多方因素的共同作用,其中,在主体要素方面需要增强实施主体的生态责任,在客体要素方面需要培育社会公众的生态意识,在过程要素方面需要提高教育活动的实际成效。目前,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面临课程内容设置、组织机构协同、教师教育能力、教育评价监测等诸多方面的现实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路径,培育具有生态人格的现代公民,构建灵活多样的教育体系,打造多元主体协同的发展格局,营造规范有序的教育治理环境。
从“形具”到“神生”——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阶段及其质量评估要点
作者:陆一(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林珊(复旦大学发展规划处副科长)
摘要:通识教育改革为中国现代大学建设注入了人文精神与理想主义。在以专业化为基本建制的现代大学,通识教育的存在形式体现着大学在育人育才方面的自觉自律,也考验着大学积淀的精神传统和潜在的文化凝聚力。通识教育的建设难点并不在于理念的宣扬、制度的构建、课程的配备等方面;它不只是某些非专业教育要素的集合,其教育质量也不能为课程量和学分量所界定,因而大学通识教育评价的难点在于如何突破形式评价而深入到实质评价。本文根据长期的经验研究,讨论了通识教育两个建设阶段的具体表征——大学通识教育如何从“形式具备”进阶到“精神生成”。
教育的节奏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循环
作者:陈先哲(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王俊(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
摘要:怀特海的“教育节奏论”对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重要启示意义。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浪漫阶段”到深化知识的“精确阶段”,再到将知识和原理应用于具体场合的“综合应用阶段”,有利于唤起学生深度学习,并适用于不同周期形成创新人才培养的循环。在教育体系大循环周期中,学龄前和小学阶段作为浪漫阶段,应通过创设生活性的环境和改革僵硬的考核机制,为学生预留想象力的空间;中学阶段作为精确阶段,应加强知识的精确学习并注重自由与纪律的平衡;大学阶段作为综合应用阶段,应促使学生将知识和原理应用于具体的场合。在大学本科教育的小循环周期中,在浪漫阶段,创新人才培养应以“风格”培育为目标,打造校园人文环境并呵护学生的想象力;在精确阶段,应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为学生的知识关联和思维发展提供指导;进入综合应用阶段后,应以项目孵化制为载体,在应用和创造的场景中赋予学生知识力量。
国际与比较教育
卓越人才培养的荣誉逻辑:基于英美大学荣誉学位制度的反思
作者:邓磊(西南大学教师美高梅mgm7991官方网站教授);邓媚莎(西南大学教师美高梅mgm7991官方网站硕士研究生);王红琴(西南大学教师美高梅mgm7991官方网站硕士研究生)
摘要:荣誉是卓越人才的高层次追求,荣誉学位既是学业水平的认证方式,也是卓越人才的培养机制。荣誉学位制度首创于英国,后被美国引入,经过三个世纪的发展,积淀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文化内涵。英美大学荣誉学位有两大突出特点:一是能够加强社会各界对大学教育的重视程度,并在大学内部营造浓郁的竞争性学术文化,以打牢本科根基;二是在常规要求的基础上提高培养标准,以激励和保障有天赋的学生发挥潜能、成就卓越。在当前我国着力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背景下,借鉴英美大学实施荣誉学位的经验,对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评价制度进行系统革新,有利于提升本科教育质量,培养卓越人才。
“走出去”后如何“走进去”?——嵌入性视角下马来西亚英国国际学校治理机制变革研究
作者:滕珺(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张曦煜(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摘要:作为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海外国际学校面临着“走出去”后如何“走进去”的现实困境。英国在马来西亚的国际学校起步最早、发展成熟、体系完备。马来西亚英国国际学校治理在保障、管理和动力机制等方面,经历了“从破壁到融通”“从单一到多元”“从萌芽到根植”的历史发展与关键变革。未来中国的海外国际学校要从“走出去”到“走进去”,必须以制度嵌入为助推器,加强双边政策对接,完善组织机构建设;必须以结构嵌入为突破口,打造高效学校管理体系,主动创新教育服务;必须以文化嵌入为着力点,建设本土关系网络,深化国际教育品牌建设。
内容来源丨《浙大教育学刊》公众号——浙里论教
2024年4月22日